【当前热闻】刘经南:“北斗+智能网联汽车”融合创新交通基建的四大问题及解决思路
6月15日上午,2023世界交通运输大会卫星技术赋能交通运输发展论坛在武汉成功举办。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刘经南发表题为《“北斗+智能网联汽车”融合创新交通新基建》的报告。
【资料图】
刘经南表示,“北斗+智能网联汽车”融合创新交通新基建,正走上“车路协同+单车智能”双轮发展的道路,我国自主可控的北斗高精度导航定位、5G通信、AI、大数据技术将得到充分发挥,为世界提供自动驾驶的“中国方案”。
与此同时,“北斗+智能网联汽车”融合创新交通基建面临着若干技术问题与政策问题。刘经南对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思路。
技术问题一:复杂场景下的定位问题。现有自动驾驶测试场的场景设计,尚未考虑复杂场景的测试。城市峡谷、路桥、隧道、地下空间的定位存在不稳定、不准确的问题。
解决思路:构建“北斗+5G”提供专业性区域、广域协同,车路协同高精时空基准车联网基础设施时空位置服务。分省份在高速路网两侧构建“北斗+5G”通导遥一体时空基准和路况感知专用性新型数字基础设施时空位置服务。
技术问题二:智能新能源汽车信息安全问题。在有公共网参与数据传输的情况下,存在云端威胁、传输威胁、终端威胁、外部威胁。
解决思路:建立自动驾驶汽车安全保障体系架构,包括车辆被动安全及主动安全技术、基础设施安全、网联车信息安全、车联网信息安全、运行与服务安全。
政策问题一:自动驾驶要实现实时多目标间相对和绝对精准定位、定速、时统,高精地图是信息融合的基底,是决策与控制的平台,目前我国受相关法律法规的掣肘,使得高精地图的产业化进程相对滞后。
解决思路:武汉等国家中心城市应积极争取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开放城市公开道路、快速路范围,深化车道级导航应用,探索在常态化应用服务监管下,面向智能网联汽车开放高精地图使用,更好体现智能交通的获得感。从国家层面,要建立国家级高精地图平台,制定高精地图技术标准体系与配套法规,推动高精地图应用试点及有序开放,适当放开企业权限及优化审核流程。
政策问题二:自然资源管位置服务与地图资质,经信部门管行业发展、交通运输和住建部门管基础设施、交管部门管交通的各自为政的现状,难以充分发挥统筹规划、协同推进的制度优势。
解决思路:推动政企、行业、部省间协同发力。发挥市场主体作用,科学配置各类资源要素,共同推进车联网基础设施、相关政策法规的确立,建立适应智能汽车发展的政策体系,构建跨界融合、共创共享的智能交通创新共同体和产业生态联盟新型组织形态。